1、定义
TC11(对应国际牌号Ti-6.5Al-3.5Mo-1.5Zr-0.3Si)是一种 中高强度α-β型钛合金,专为航空高温部件设计,具有优异的热强性和长期工作稳定性,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、盘件及高温连接件。
2、名义成分(质量分数%)
元素 | Al | Mo | Zr | Si | Ti |
含量 | 6.0-7.5 | 2.8-3.8 | 0.8-2.0 | 0.20-0.35 | 余量 |
3、性能特点
高温性能:
工作温度范围:500-550℃(优于TC4的300℃)。
550℃下持久强度≥430 MPa(100h)。
力学性能(棒材热处理后):
抗拉强度:≥1030 MPa。
延伸率:≥9%。
断裂韧性(KIC):≥70 MPa·m¹/²。
物理性能:
密度:4.48 g/cm³。
线膨胀系数(20-600℃):9.5×10⁻⁶/℃。
疲劳性能:旋转弯曲疲劳极限(10⁷周次)≥500 MPa。
4、制造工艺
熔炼:三次真空自耗电弧熔炼(VAR),控制氧含量≤0.15%。
锻造:β相区开坯(1000-1050℃),α+β两相区终锻(920-950℃)。
热处理:双重退火(950℃/1h空冷 + 530℃/6h空冷)。
机加工:数控车削/磨削,表面粗糙度Ra≤0.8 μm(航空级要求)。
检测:超声波探伤(符合AMS 2631 B级)、金相组织检查(等轴α+β转变组织)。
5、执行标准
国内:GB/T 2965-2018《钛及钛合金棒材》(航空级补充要求)。
国际:
AMS 4986(美标航空用TC11棒材)。
ГОСТ 19807-91(俄标等效牌号BT9)。
行业规范:航空工业标准HB 7237-95(TC11锻件技术条件)。
6、与航空其他钛合金棒的对比
牌号 | 类型 | 最高工作温度 | 典型强度(MPa) | 主要应用 |
TC11 | α-β型 | 550℃ | 1030-1100 | 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叶片/盘 |
TC4 | α-β型 | 300℃ | 895-930 | 机身结构件、低温部件 |
TA15 | 近α型 | 500℃ | 980-1030 | 飞机防火墙、高温舱壁 |
TB6 | β型 | 300℃ | 1100-1250 | 超高强度紧固件、弹簧 |
差异总结:
TC11 vs TC4:TC11通过添加Mo、Zr、Si提升高温性能,但冷加工性较差。
TC11 vs TA15:TA15含更高Al(6.0-7.5%)和少量V,焊接性更优,但热强性略低。
TC11 vs TB6:TB6为β型合金,室温强度更高,但高温稳定性差。
7、优缺点
优点:
高温强度与抗蠕变能力突出,适合长期高温服役。
抗热盐应力腐蚀(SCC)性能优于镍基合金。
缺点:
加工硬化倾向强,需专用刀具(如金刚石涂层刀片)。
成本高昂(约TC4的1.5倍)。
8、未来应用前景
新一代航空发动机:
推重比10以上发动机的压气机整体叶盘(Blisk)。
短舱高温连接结构(替代Inconel 718)。
空天飞行器: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热防护系统支撑结构。
增材制造:激光沉积成形(LMD)修复发动机叶片。
9、选购方法
资质审查:供应商需具备NADCAP热处理及NDT认证。
材料证书:要求提供熔炼炉号、热处理批次的全谱化学成分报告。
性能验证:
高温持久试验(550℃/520 MPa/100h不断裂)。
高低周疲劳测试(按HB 5443标准)。
成本优化:优先选择国产TC11(价格比进口AMS 4986低20-30%)。
10、使用注意事项
加工控制:
避免β相区过热(>1050℃)导致晶粒粗化。
切削时使用高浓度乳化液冷却,防止粘刀。
装配限制:
禁止与镀镉钢件直接接触(防止镉脆)。
螺栓连接需采用Ti-6Al-4V垫圈,避免电偶腐蚀。
维护要求:
每500飞行小时检查发动机叶片表面微裂纹(荧光渗透检测)。
返修焊接需采用Ti-62222S焊丝,焊后真空退火。
典型应用案例
中国WS-10发动机:3级高压压气机叶片采用TC11,寿命达8000小时。
C919客机:APU(辅助动力装置)高温管路连接件。
SpaceX星舰:液氧管路支撑结构(低温-183℃至高温循环工况)。
TC11钛合金棒是航空高温部件的核心材料,其性能与工艺控制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。随着航空发动机向更高推重比发展,TC11将逐步替代部分镍基合金,但需持续优化成本与加工技术。选购时应严格遵循航空标准,注重全生命周期性能验证。